日前,我们踏访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—— 廉村,在西城墙上发现一块残碑。虽然该石碑上面部分已经破损,但残存的部分还是能清晰看到一半截字及“水” 字。仔细辨认判断,碑上镌书为“癸水”两字。
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,天干一周甲·乙·丙·丁·戊·己·庚·辛·壬·癸分别代指五行和四方,其中戊己土,庚辛金,东方甲乙木,南方丙丁火,北方壬癸水,所以有癸水之称。在十天干中唯独癸水命含有不解之迷,叙为”神只,前世遂逐”来释解。癸水是雨露之活水,活水就是柔水,散布于天下四方,有滋润万物的德行,帮助土壤运化之。廉村的选址,貌似与“癸水”有关。按照“风水”学说法,廉村最初的选址,是“前以鹦哥山为案,后以灵岩山为枕,岩山拱其右,溪北诸山护其左。”柔水与穆阳溪交汇成环抱之势,整体形成了“大贵、负阴抱阳、金带环抱”的格局,十分利于人居。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),廉村陈姓二孙又新,在族谱序言中也有“吾家旧址前有鹦峰,后有双龙,左儒林,右狮室,碧水瑶环罗置布列,名贤寄迹,八景题咏,洵胜地也”,龟入龙潭,鱼跃龙门,东接是磻溪流域,北接周宁县流域汇聚交点,俗称为“金龟合锁状元生”。
背枕青山,面绕一水。廉村来水为“癸水” ,旧名富溪津、石矶津。“矶”是江河水流冲击岩石的意思,“津”是渡水的地方。有资料说明石矶津在古代是水陆枢纽,许多物资在此、贸易,成了浙南和闽东北重要的渡口,曾经繁华一时。《福安县志》载,当年此地“渔舟渔货并集。远通建宁府诸县,近通县城及各村落”。后唐(923—936)迁入廉村陈姓,利用癸水独具滋润之功,风生气聚,人丁兴盛。从北宋大观三年至南宋宝祜六年的 150年间,廉村出过17位进士,曾有一门五进士、三代皆及第。如果将时间跨度放宽到自唐至清,那么廉村历朝历代共考取各种功名者有50多人(包括进士24位,武举11位),担任过各省大小官职近百个,“理学
、甲第科举之盛称甲闽中”。大约正是由于廉村文人辈出,宋代“集儒家之大成者”朱熹与其父朱松都曾慕名到廉村讲学。据《新编朱子(晦庵)年谱》的记载:宋绍兴元年(1131年)春二月,朱熹之父朱松带着一家人离开原居住地尤溪县的南溪别墅前往闽东。秋间辗转到长溪(时福安属长溪县),寓居龟龄一年半。期间,朱松父子拜谒了廉村薛令之故居,朱松还写下一首《题薛补阙故居》诗,表达对薛令之的敬意。据说,朱子曾为廉村题写了“华山”和“癸水”两碑——“华山”是父,“癸水”是母,告诫后人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,一定要孝顺自己的双亲。
断碣残碑,都付与苍烟落照。”至今,一尊古碑依然伫立在廉村野外,吸引无数史家对碑文涉及史实、文意、历史地理等颇多考证。“癸水”深镌勒石,不仅牵出朱熹与廉村的一段往事,更寄托着 “廉孝文化”的探寻追思。(郑望)